法院就“行人相撞案”道歉:执法公正,普法莫拉开“距离”

好好走着路,与前方突然转身往回走的路人相撞。前方行人被撞骨折,有十级伤残鉴定书。后方行人因未保持安全距离,被法院判赔7万元?

近日,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一名法官在普法镜头中提到的这起案例,引发舆论热议。“保持安全距离”的走路“新规”,令网友百思不得其解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李沧区法院最新回应,普法中关于原告“突然转身往回走”的表述错误,事实是“缓慢转身站住”;关于被告“未保持安全距离”的表述不恰当,应是“从后面左右张望、快步前行,未注意前方情况”。法院同时提供了事发现场视频,并向公众道歉。

视频截图

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“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”的释法说理,与公众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大相径庭。公众基于涉事法官失实、失准的事故表述,质疑判决的合理性,无可厚非。“走路保持安全距离,否则违法”,虽然是一句调侃,但也说明公众对判决带来的担忧。好在李沧区人民法院以视频为证,及时还原了事件全貌,纠正了错误表述。基于事实证据的责任划分和逻辑推演,显然更能让公众理解和信服。积极回应公众关切,并公开检讨道歉,体现了法院不护短的态度,是对普法差错的及时纠偏;最新回应也是对原案例的又一次普法,每个人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,应以尊重他人安全为基本前提。

近年来,很多法官讲述的普法故事深受欢迎。这起普法乌龙则给普法者提了个醒,普法可以讲故事,但情节和判决理由不能违背常情常理;普法形式需要创新,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可降低公众对法律条款的理解门槛,但法律用语含糊乃至扭曲事实的表述必会消解法律的严肃性,甚至破坏司法的公信力。一次不规范表述的破坏力,或许顶得上一次不公正的判罚。

无论是执法还是普法,都是公平正义的化身。以案说法容不得法理和事实的疏漏,白纸黑字法律条文容不得差错。去年3月,浙江省诸暨市法院一份刑案判决书出现多处低级错误,其中最离谱的是把一笔借款多写了一个“万”字,同样引发舆论风波。法律工作是包含事实核查、程序纠错、沟通反馈的动态过程;司法的权威,既建立在严正的判决之上,也需要严谨的司法表述;同时,还需要对错误表述及时修正。只有尽更大努力向公众展现法治诚意,才能更大程度维护法律威严。

普法工作水准高低,直接关系能否正确引导公众行为,容不得“想当然”的随意发挥。当地法院的最新回应,算是一堂对“普法”的普法课。执法严明公正,普法莫拉开“距离”;普法的一言一行都契合法治精神,才能让法律更加深入人心。

  • 深康佳A一季度业绩明增实亏,华润入主后能否破局?
  • 外贸出口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会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市场
  • 云南一男子持刀致邻居3死1重伤案二审开庭,未当庭宣判
  • 被Teams取代,运营22年之久的微软Skype停止服务
  • 沙特医院运营商 5 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(IPO)在数小时内售罄
  • 富家罹盗与财富迷思:《西游记》与《蜃楼志》中的强盗案
  • 红墙股份发布羟基酯产品涨价通知函
  • 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三度递表港交所
  • 成为妈妈的选择
  • 视频|美国国会AI听证会Open Al和AMD承认:中美A的差距并不大
  • 年入393亿,长沙将要跑出一个超级独角兽IPO
  • “五五购车节”来袭 上汽奥迪全系限时礼遇火热开启
  • 临港新片区:发布再保险、国际航运、生物医药3个领域数据出境操作指引
  • 建银国际:降百威亚太目标价至9.4港元 维持“跑赢大市”评级
  • 如何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?三部门详解
  • 中国外贸抗冲击能力有多强?4 月数据里的三大破局密码
  • 巴菲特不相信 “一万小时定律”—— 他建议你用这种方式获得精通
  • 长安期货范磊:宏观压力减弱但增产降至,油价震荡或难明显反弹